close

1545718298-619453831.jpg

【書     名】破碎的告白

【原  名】A Mother's Confession

【作     者】凱莉‧芮默兒 (Kelly Rimmer)

【譯     者】林小綠

【出  社】春光

【出版日期】20190105

【內容簡介】

過去不曾說出口的痛與悔恨,
就算為時已晚,我還是要向你們告白。

吐露真相會讓已經殘破不堪的家徹底毀壞,
保守祕密會讓她的心四分五裂,她是否該說出口?

失去了丈夫,我頓失依靠,曾經幸福的家庭轟然瓦解,
奇怪的是,想起大衛,我並不怎麼哀傷,更多的是恐懼
──他死了,而我安全了,但我依然害怕。
為了可愛的女兒,我必須拋開那些流言蜚語,重整旗鼓,
但如果艾薇說得是對的,是我想錯了呢?
是我逼他的,是我激怒他……真的嗎?

失去兒子後,我頓失人生意義,深陷絕望深淵,
我的寶貝是如此完美、熱情,對待妻子更是呵護備至。
外頭的謠言甚囂塵上,但那些不可能是真的,
我很清楚兒子的為人,大衛是無辜的
──絕對是那女人,奧莉薇亞的錯,
畢竟身為一個母親,不就是該相信自己的兒子嗎?

在作者栩栩如生的筆下,我們看到了愛的偉大,也清楚看見愛是如何變質,轉化為狠戾的武器。而當真相水落石出,不禁使人深思: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又有多少椎心刺骨的傷害,是以愛為名?

【作者介紹】

凱莉‧芮默兒Kelly Rimmer
榮登《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暢銷作家,作品被翻譯成超過二十種語言出版。
她住在澳洲農業地帶,家中有丈夫、兩名子女以及毛小孩。
寫作之餘的閒暇,她經常在咖啡館偷聽陌生人交談,這叫蒐集資料,不是好管閒事,真的。

心得:

  這本書的主軸環繞在家庭暴力,我想很多人一定都不知道暴力有著一定的循環,為何家暴事件一直層出不窮?為何受到暴力傷害的被害人不出聲?這之中有著很多的可能因素,如下列列舉:

1. 環境因素:「別人的家務事我們管不著」,把家庭中的事件看作是生活在此家庭中的人的問題,旁人不好介入、插手,以「那是他們家的事,外人不能介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外人不好插手管太多」的概念,形成一個封閉式的家庭狀態,即使左鄰右舍知道有事情發生也不好摻一腳。

  • 這樣的環境會促使暴力事件一再的發生,而受害者更無能為力,同時要背負著「害怕家醜外揚」、「孤立無援」的處境。

2. 感情因素:「對自己所愛之人的信任」,受害者會覺得之所以會有暴力事件的發生是因為自己做錯事,加害人只是藉由此手段「矯正」、「教導」我。

  • 受害者會一直處在「自責狀態」,而無法看清事情真由。

家庭暴力的循環現象:

(一) 壓力期:加害者累積壓力期,從冷戰、小吵、對加害者的不滿等等事項累積其壓力。

  • 加害者的反應:有口語上的騷擾、小小的虐待事件發生、會擔心受害者的離開、佔有慾和嫉妒感增強、攻擊性行為增加、壓力、焦慮、憤怒。
  • 受害者的反應:安撫、順從、否認加害者的憤怒、接受、正當化加害者的行為,譴責外來的壓力、和可能提供協助的人連繫、確定責任歸屬、掩蓋所發生的事、壓力、焦慮、憤怒、恐懼增加。

(二) 爭執期:雙方發生衝突,暴力的緩衝期,開始慢慢釋放壓力或加增壓力源。

(三) 暴力期:加害者將所累積下來的壓力藉由「暴力」來發洩。

  • 加害者的反應:暴力發生、憤怒、給對方教訓、正當化暴力的行為、指責受害者、注意到其所造成的傷害、自我價值降低、覺得疲憊。
  • 受害者的反應:被動地接受、迴避、不相信、淡化受傷的程度、在暴力發生的24-48小時內情緒崩潰、而後無精打采、覺得無助、憂鬱、孤立、延遲尋求協助、自我價值感降低、可能會試圖改變。

(四) 蜜月期:加害者會感到愧疚、會向受害者示好、懺悔,必承諾會改變或補償受害者。此階段也有可能會被跳過,而直接跳到回第一階段。

  • 加害者的反應:慈愛、後悔、仁慈、尋求原諒、承諾「永遠不會再有下次了」、正當化暴力的行為、指責受害者、需要獲得對方的接受以證明自己、對自己感到矛盾。
  • 受害者的反應:完全地被說服、對於離開會覺得自責、覺得自己要為加害者負責、相信他、強化留下來的決心、感受到被需要、想證明自己、提升自己、對自己感到矛盾。

  《破碎的告白》故事挺讓人感到難過的、欣慰的,這故事將家暴事件描寫得很淋漓盡致,讓一切事件的發生都那麼的合理化、讓一起起過往一一串連至現今的種種。

  • 關係圖:(個人看法)

《破碎的告白》關係圖.png

  艾薇年紀輕輕就懷上懷亞特的孩子,為了生育、照顧孩子,放棄了學習、工作,將人生的一切目標都放在兒子大衛身上。艾薇認為:大衛是個優秀的男人,汲取了她跟懷亞特所有的「優良特質」,大衛不會做的任何事都是對的、不可能會犯錯,大衛是彌頓佛斯小鎮上最具有權威的人,所有女人能被大衛看上完全是她的榮幸。艾薇將大衛神聖化、想參與大衛的所有人生,有點類似於當今典型的直升機母親、深深確信/自我催眠:「我家孩子絕對不會錯,錯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當奧莉薇亞出事時都會覺得一定是她的問題、並挺身站在大衛那。覺得艾薇被懷亞特綁住也造成了一些影響,她會覺得女人就是要屈就於男人,因為她就是這樣,她美好的人生被婚姻綁得死死的,想要離去時也無能為力,當她看到奧莉薇亞為了自己的學業一人獨留在城市,她便將她的忌妒心轉為怒火,處處對奧莉薇亞有權力的作為感到惱火,並且想用盡手段讓奧莉薇亞也得不到她想要的一切。

  大衛因為從小到大一直被母親灌輸「我是有權力的人」概念、被「男有權,女無權」的家庭架構給影響,所以會覺得奧莉薇亞要減少她的主見,順從自己,而奧莉薇亞一而再再而三的接受他的暴力行為也促使暴力的循環、久而久之也會將暴力行為轉為合理,漸漸減少愧疚感、反覆行使此權力。艾薇多次的挑撥離間也間接影響大衛對奧莉薇亞的信任,漸漸會懷疑奧莉薇亞做任何事的動機。

  奧莉薇亞也不能說是傻或愚蠢,他之所以不離開大衛是依舊相信對方還愛著自己、認為做錯事的是自己,大衛的暴力行為只是在「矯正」自己、認為大衛需要我,以及害怕其他介入的人受波及,只是這樣的反應只會讓大衛變本加厲、永無止盡的促使暴力的循環。

  最後回到懷亞特,因為懷亞特不讓艾薇成就她要的一切,把艾薇綁得死死的,不願艾薇遠離自己,當艾薇選擇要走出自己的人生時,懷亞特也藉由大衛來絆住艾薇的去路,並且多少以環遊旅行來讓艾薇感受到溫暖、被重視。懷亞特從不太介入大衛與奧莉薇亞的家庭生活,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之,將知道的一切視若無睹。

  故事內容中奧莉薇亞在走出困境的時候有著不少人的幫忙,那一幕幕場景很是窩心,大家很願意幫助、守護著奧莉薇亞,尤其是愛倫,她的貼心、同理感動了我,讓我忍不住熱淚盈眶,覺得沒有她奧莉薇亞也很難走的出陰霾;心理師娜塔莎一步步引領著奧莉薇亞向前邁進、幫助奧莉薇亞剖析她未曾發現的現象,這點我也很是喜歡,覺得娜塔莎跟奧莉薇亞這段諮商的過程很值得未來要走向心理路線的人學習,心理師也可以不單單是將個案的陰影逼出來,要他/她去面對,而是可以一步步解開個案的心防,讓他/她能徹底領悟到事情的多個面向,如:剖析發生原因、行為反應、心情感受等等,讓個案能更加多元的剖析案情。

  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作者凱莉‧芮默兒將這一整個故事樣貌的細節一一刻畫出來,並且將感情描繪的很透徹,這本書很值得每個人閱讀,可以讓人們更加了解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心聲、更能同理被害者的處境,不是不作為,而是還是相信著對方每一次的懺悔,相信永遠的最後一次,相信對方會實踐諾言,而對方還愛著自己、需要著自己,當能看透一切時遠已後悔莫及,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已經陷入暴力的循環狀態時就要努力試著踏出一步或是求援了,與其讓事情變成最糟糕的狀態,不如將犧牲所小一點,雖然逃離會造成傷害,但遠過於悲劇的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綺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